口罩、防护服、抗菌材料……短短20天内成立抗击疫情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快速研发出新产品送到抗疫一线医疗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快速联动企业和一线医疗单位,联合为医卫防护材料研发攻关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2020年1月28日,正月初四,“口罩、防护服急缺,医护人员存在感染风险”的消息让研究了30多年材料的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心急如焚,怎样发挥科研力量为抗疫做贡献?朱美芳院士从江苏老家赶回上海,开始忙碌起来。他紧急召开线上主任办公会议,草拟应急防护专项方案,一刻也不停。2月8日,实验室微信公众号发布“新型冠状病毒医卫防护材料应急专项申请通知及指南”,高校、科研院所、纺织及纤维材料企业、一线医疗单位等纷纷响应,全国的应急研发及生产力量被迅速发动。短短20天的时间,战时应急研发专项项目设立,优中选优确定了25个应急项目。其中,技术攻关及应用基础类重点专项10项(子课题28项)、自由探索类4项、软课题类1项、科普类10项。专项实施从组织形式到经费管理,全部采用“战时模式”,速度快,要见成效。
材料学院毕业生罗章生与朱美芳院士团队一直有着紧密联系合作,致力于在无纺布方面实现独创突破。已是厦门一家企业董事长的罗章生很快接到了实验室合作启动防护服应急生产的电话,双方一拍即合。没工人、没原料,罗章生拿出当年“重新当工人”的那股劲,到处想办法,三四天后就交出了一件小样。在项目团队技术支持下,公司生产马上进入战时状态。通过瞬时释压纺丝成形设备,团队开发出了高阻隔、高耐磨、高透湿安全防护材料,部分物化指标甚至超过了美国杜邦公司的“特卫强”(Tyvek),制备出系列有限次使用医用防护服。
随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紧急启动的高端防护服项目中,双方联合申报并获得专项支持。项目团队向武汉方舱医院、湖北汉川人民医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研究所、复旦大学医学院等抗疫一线单位,以及美国纽约州先进能源技术中心、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合作单位捐赠Rowelk®有限次防护服5000余件套,既纾解了防护服短缺的困境,又增强了国际合作单位的抗疫力量。
“水煮5次”“蒸1次”,在材料学院李光教授的办公室里,有各式各样贴着标签的测试口罩。如何让口罩既戴得舒适,又可重复使用?一个多月来,李光教授在学校和家之间当起了实验员、测试员。她牵头的《高性能防护纺织品和口罩的研究及规模化开发》应急项目,很快开发出了聚四氟乙烯纳米纤维高性能口罩滤芯膜(Hyproof)。这种纤维可过滤极细小的颗粒和病毒,不需静电处理。而用它制成的滤芯膜则十分轻薄,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可循环使用。项目组与上海一家公司合作,抓紧优化设备调控和工艺参数,生产高性能口罩滤芯膜定点供给口罩生产企业,在复工复产关键时期提供了急需物资保障。
在“一罩难求”的非常时期,得熔喷布者,得口罩。实验室副主任张耀鹏教授主持的《全生物质多级抗菌及病毒防护过滤材料开发》项目,通过工艺优化可获得直径和孔径达几微米级别的Lyocell熔喷无纺布。原料可再生、可生物降解、Lyocell工艺环保、亲肤性好等优点,让Lyocell熔喷膜完胜传统滤材。
短短两个多月,25个项目或实现量产化,或取得实质性突破,或形成前瞻性发展布局建议……这份急难时刻“舍我其谁”的担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了实验室非常时期的“新常态”。朱美芳院士说:“国家重点实验室就是要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急国家所急,解决国家的困难,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